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

社區規劃師



屏東縣府從2015年啟動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,17個社區獲國內外大小獎項,包含建築園冶獎、美國繆斯設計大獎、美國泰坦地產獎與德國柏林設計獎等殊榮,縣長周春米說,政府培力民間專業人士成為社區規劃師參與機制,藉由與在地產生情感鏈結,透過多元互動,偕同居民發掘特色,尋找社區活水,展現社區自主。

屏東縣府城鄉發展處表示,社區規劃師不同於建築師、都市計畫師、景觀設計師等專業,社區規劃師關心社區公共事務,留心社區居民,專注社區總體發展,社區規畫師能在樸實無華對談,找尋創造社區價值靈感,可能漸被遺忘的事蹟、文史典故、傳統技藝,伴隨人口老化,居家長者的照顧需求,青年返鄉的工作需求,如何在社區實現全齡樂活,也是社區規劃師持續思考的課題。

城鄉處表示,社區環境成為社區居民對家的生活想像,也讓自己成為社區「頭家」,經過社區規劃師的培訓,具備基礎知識與技藝,透過每次實作,思考落實社區各種機會與可能性,每位社區規劃師都是社區中潛力股,讓居民願意走出來動起來。

城鄉處表示,社區的發展透過社區自身力量、政府資源挹注、企業的社會責任,促使社區在時間的積累,發展多元面貌,例如點燃夢想的黃荊,促使隘寮的社區關懷據點衍生愛聊食堂;區域資源不均狀況下,也有像萬丹鄉興化廍幸福學堂,透過學校和圖書館的資源共享,讓學童有一處閱讀天地;也有基於保育,小琉球海廢藝術創作,運用海洋廢棄物的同時,留住地方文史故事。

城鄉發展處表示,屏東縣培育337名社區規劃師,打造292個社區創意亮點,並仍持續培養社區營造種子,期望透過經驗傳承、激發創新與作為,致力推行社區民眾參與公共事務,改造維護公共空間規劃,期許更多志工伙伴加入,為家鄉盡一份心力。城鄉處指出,今年度以「五藝齊開屏、六區秀特色」為主題,持續培育社區規劃人才,有興趣進一步了解本計畫的民眾,請搜尋「屏東縣社區規劃師2.0」臉書粉絲團 (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tcplanner )。



2010年2月9日 星期二

facebook棒打雅虎

‧30 2010/02/09
對這支廣告有印象嗎?一位不知名的男子,用怪異滑稽的姿勢,定點跳舞。跳舞的背景有花田、夕照、沙漠、南北韓邊界,還有休士頓的無重力模擬太空船,和他一起「跳這隻很蠢的舞」的人,有太空人、印度舞孃、貧民窟的兒童,還有如你、我一般的路人。


【文/張育寧】





社群崛起 宅男勝明星

這名男子叫做馬特(Matt),原本是遊戲軟體工程師,寫完一個名叫《殺光所有地球人》的遊戲後,他決定,「既然都要做蠢事,不如做更有趣的蠢事。」


馬特開始到處旅行,每到一個景點,就開始大跳缺乏美感的「馬特舞」,他將跳舞的影片放上個人網站後,大受歡迎,在YouTube問世前,他的網站每日瀏覽量就超過3萬人次;2008年,他被《時代雜誌》評選為年度最佳「病毒影片(意指熱門影片)」第一名。


網路上的宅男竟比動輒價碼上千萬元的明星更吸睛,廣告贊助商沒多久就找上門來,支助馬特的全額旅費,要他到更多地方去跳舞,而且,馬特在廣告中,從頭到尾沒為產品說一句讚美的話,他只要專心跳舞就好。


從軟體工程師到旅行演說家,馬特不像傳統力爭上游成為名人的勵志故事,他不曾預期自己會成名,只是專心做2件喜歡的事:旅行和跳舞。讓馬特家喻戶曉的,是每位上網點選影片、表示認同的你和我。


在網路社群化的時代,你不知道透過滑鼠,個人的力量有多大!奧美公關集團董事長白崇亮說,「社群革命之後,意見領袖已經在本質上從少數的個別名人,轉變到網路上不知名、龐大的網友。」


回顧過去4年來全球瀏覽量最高的幾個網站排名。2005年時,流量排名前10名的網站中,微軟的myspace是唯一上榜的社群網站。到了2009年,10網站中有4個是社群網站,高居第2名的facebook,成立才6年。


YouTube、Blogger,以及公益型社群網站維基百科,在2005年時,都還是網路市場專家不屑一顧的小角色。


東方線上董事長詹宏志說,「社群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,重新分配我們熟知的市場。」當網路書店市占率大幅超越實體書店,當虛擬購物網有實力經營實體百貨公司,「這代表網民對市場的影響力,今非昔比,實體世界不得不去面對。」


30世代 從網路顛覆世界

社群力量大,但究竟是哪些人主導了社群的崛起?白崇亮說,沒有30世代,社群革命絕對無法開始。


白崇亮曾在不同場合問同一個問題,「每天早上,叫你起床的,是鬧鐘,還是你的手機?」企業大老群聚的高峰會議裡,答手機的只有2、3人;到了年輕人聚集的基層辦公室,比例飆高到將近90%,「這些人就是社群革命大軍的一員。」


手機不只拿來講電話,還是電子祕書;網路不只可瀏覽網頁或寄發email,還能購物和交友。30世代和電腦、手機還有網路一起長大,他們在科技和網路建構的世界裡生活,也從網路開始改變這個世界。


30世代如何透過社群的力量,改變行銷廣告邏輯,讓公關專家、企業主一時間全慌了手腳?《30雜誌》與東方線上合作,以最新的2010年版「E-ICP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」橫跨台灣49鄉鎮的2000份問卷為基礎,分析30世代的社群消費價值觀與習慣。


結果發現,30世代運用網路鄉民「呷好道相報」的力量,在虛擬世界組成一支社群革命大軍,顛覆傳統廣告行銷邏輯,企業和品牌要在社群消費的時代裡贏取顧客好感,誠意比創意更重要。



【完整內容請見《30雜誌》2月號;訂閱遠見雜誌知識庫;訂閱30雜誌電子版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