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9月16日 星期五

香腳原鄉

嘉義市博物館今天舉辦經典工藝雲霄厝剖香腳研習表演,這項活動已連續26年;70歲工藝師邱錦雲示範從鋸竹、去竹節、浸竹、剖青、切片、切絲,到綁香腳花、展花曝曬的完整製作過程,再由製香師傅蔡增成均勻沾裹香粉,2名工藝師以熟稔手法展現難得一見的傳統製香工藝。市長黃敏惠表示,透過剖香腳活動讓更多人認識這項傳統工藝,在社區、學校與博物館的共同推廣下讓傳統工藝繼續傳承下去。 市長黃敏惠表示,雲霄社區早期因地藏庵地緣關係,各類祭祀用品充足,家家戶戶幾乎皆以剖香腳為業,這裡曾是南台灣最大的香腳生產地,有「香腳原鄉」美譽。剖香腳工藝已達百年,今年也是這項研習表演活動第26年,透過活動讓更多人認識這項嘉義在地的傳統工藝,在社區、學校與博物館的共同推廣下讓即將消失的傳統工藝能繼續傳承下去。 林森里長王廣禮表示,雲霄古道早期是諸羅城外往東,通往竹崎、梅山的重要交通要道,又位於地藏庵旁,人口及產業聚集,宗教文化與居民作息習習相關,尤其當地婦女多利用山上運下的刺竹,利用鑿刀手工剖成祭祀用香腳,另由香料師父混和多種大自然生產香粉,沾黏製成拜拜「香」。 目前手工製香已被機器取代,但早期一把把綁成「香腳花」的盛況,仍是當地居民心中的共同的記憶。不忍這技藝後繼無人,社區連續舉辦26年剖香腳展示活動,希望更多孩子有機會目睹技藝過程,去年該社區邱錦雲將家中百年「鑿刀」及劈竹「竹馬」等剖香腳器具送給博物館展出,今年於是移師到博物館圓形廣場舉辦,重現嘉義市民生活記憶。 文化局表示,自1997年起林森里每年都在社區舉辦剖香腳表演活動,去年首度與嘉博館合作,除了學校推廣以外,更受到博物館觀眾的喜愛與讚嘆。今天現場由邱錦雲親自示範剖香腳,並由製香師傅蔡增成將剖好的香腳以中藥製成的香粉手工勻香,是難得一見的傳統製香工藝。這項工藝遲遲無法找到傳承的有心人,但仍是社區居民生活記憶的一段重要歷史。 今天活動,市長黃敏惠、副市長陳淑慧、林森里長王廣禮及議員等來賓受邀出席,並結合嘉大附小鄉土教學內容,邀請10個班級將近300名師生到場觀賞。 工藝師邱錦雲示範製作過程。圖/嘉義市政府提供 工藝師邱錦雲示範製作過程。圖/嘉義市政府提供 蔡增成示範均勻沾裹香粉。圖/嘉義市政府提供 蔡增成示範均勻沾裹香粉。圖/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大附小師生到場觀賞傳統工藝。圖/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大附小師生到場觀賞傳統工藝。圖/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長黃敏惠(右)與工藝師邱錦雲合影。圖/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長黃敏惠(右)與工藝師邱錦雲合影。圖/嘉義市政府提供